撰文 /褚士瑩(今周刊網路專欄作家)
這些問題來自《1份工作11種視野》的讀者回響以及褚士瑩個人臉書的私訊留言。
請問您現在的生活是您滿意的嗎?
為什麼我會問這個問題?
我現在對我的生活應該是滿意的吧,因為我目前有個可以努力的目標(作家跟後製音樂人),我也努力培養自己在這兩個領域的能力,我也在課業和工作中找到平衡(雖然有時候還是會覺得工作好累),而且我也常常在思考未來的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所以現在我所做的每一分努力就是為了未來的我在鋪路,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成為那個我幻想中最棒的我。
褚士瑩的回答:
有一次對談的場合,我被問到在目前的工作中,最大的成就感在哪裡?
我當時的回答是這樣的,或許對許多人來說很難理解,但我最享受目前工作的部分,其實是我的平凡。雖然我在緬甸對公民團體做的訓練工作,對於緬甸重新接軌國際社會很重要,這份工作一定要有人做,但絕不是非我不可。達賴喇嘛說過一段很有意思的話:「這個世界並不需要更多成功的人,但是迫切需要各式各樣能夠帶來和平的人,能夠療瘉的人,能夠修復的人,會說故事的人,還有懂愛的人。」其實如果我們都能如此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平凡,接受平凡的自己,就能夠為自己創造自己喜歡的工作,甚至自己喜歡的人生,就會變成這個世界真正迫切需要的人。我期許自己也是這其中的一個。
我相信真正能夠改變人生的,既不是奇遇也不是奇觀,而是將單調的事情反覆做到最好的持續力,如果我們意識到這一點,那麼就會得到全新的視野,日復一日的工作、與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也會變成滋養生命養分的泉源。正如日文中有一個說法:「普通こそ、最大の美德である。」確實有時候「普通」,才是最大的美德。
說穿了,我們工作時其實大多不在是工作,也不是在追求刺激,而是學過生活。學會美好的工作態度,當然也就能找到享用人生的視野。
只要我能夠一直好好享用平凡,我就能夠一直擁有自己心目中最棒的人生。
請問當時你父親跟你說該經濟獨立的時候,為什麼你隔天就可以收拾行囊離開?當時你內心的感覺和想法是什麼?
為什麼我會問這個問題?
真的很冒昧問了這個題目,畢竟我對你的家庭狀況一無所知,也對您與令尊的關係不甚了解,但是我真的很想知道為什麼你當時的心情和為什麼隔天會立刻離家。可能對我來說家庭是我非常依賴的避風港,儘管有再多的煩惱,我只要一回家都可以煙消雲散,對我而言離開家是我非常恐懼的事,可能是我太依賴了,但我覺得依賴家庭是天性,而且我也滿獨立的(雖然可能沒有像您那麼獨立,真的可以自立自強)而且如果我父親這麼對我說,我應該會難過的說不出話崩潰大哭,然後從此憎恨我的家人,但這些都是我自己幻想出來的如果,畢竟我沒有置身其中,沒辦法感同身受了解你的心情,如果你真的真的不想回答這題我真的不介意。
褚士瑩的回答:
16歲的我急著長大,比起經濟獨立,我更想證明自己是大人了,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但是現在回頭來想,其實經濟獨立、生活獨立,都還不是最重要的。
即使很多成年人其實也沒有意識到,真正的獨立其實有三種。自主獨立,有深有淺,最淺的是「獨立生活」的能力,從父母家人的保護下,從網路的相互取暖中獨立的能力。稍微深一層的,就是所謂的「經濟獨立」,但是第3層最深也最困難的,是讓自己具備「思考獨立」的能力。
這3種獨立都非常重要,而且都是越早越好。
很多在傳統台灣教育制度下成長,進入傳統上下絕對服從的職場的年輕人,或許有」「獨立生活」跟「經濟獨立」的能力,卻不見得有「思考獨立」的能力。
或許有人聽我這麼說會很生氣,「台灣的教育制度為什麼只有教我們畢業以後如何賺錢、找工作,沒有準備我們成為有獨立思考的人?」請再想想。
我在一次針對國際觀的演講中,用過亞洲開發銀行(ADB,簡稱「亞銀」)的例子,說明台灣因為教育制度跟政治因素雙重因素,高等教育沒有訓練出足夠多今日國際需要的人才。說完後,我故意語氣很輕鬆地問在座的2、3百個台灣來賓一個問題:
「有機會的話,你會鼓勵子女出國發展嗎?」幾乎所有看起來像是家長的中年人都舉手,甚至還有舉雙手的。
「想去美國工作的舉手?」也有一半以上的來賓都舉手了。
我接著又問:「如果是去菲律賓工作呢?」來賓席上爆發發出一陣笑聲,好像我說了什麼很可笑的笑話。全場只剩下一位來賓的手還舉著,是一個年輕人,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我高中是去菲律賓念的,我覺得那裡很國際化,有機會我還想要再去。」
然後我笑臉一收,正襟危坐的對全場說:「亞銀總部偏偏就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除了這一位有菲律賓經驗的年輕人,在座沒有其他人嚮往到菲律賓工作,優秀的國際組織當然不會想要僱用抱著歧視這樣深的台灣人,來做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及社會發展。」
你也看不起菲律賓嗎?就這樣,你,不但失去了年薪420萬的資格,也失去了學會跟世界平起平坐的珍貴機會。
你或許聽過亞銀,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亞銀在做什麼,也不知道台灣不但是會員國,而且還是創始會員國。
亞銀創立於1966年,會員國計67國,宗旨在促進亞太地區開發中會員國的經濟及社會發展,職員都來自會員國,一共超過3千名。
但是我要說的故事,其實不是亞銀本身,而是每隔幾年,亞銀都會定期來台徵才,尋覓財務、會計、社會發展、資訊、都市更新、環境工程及氣候變遷的各種專業人才。對象包括碩、博士在校生,以及具研究所以上學歷、至少8年工作經驗的在職專業人士,年薪7萬多美元起跳,折合約新台幣240萬元,如果有15年工作年資的話,薪水甚至可以到14萬美元,也就是新台幣約420萬元,而且比照其他國際性金融組織,薪資及福利均免稅,另外還提供包括房租津貼及子女教育補助等相關福利。
台灣有碩士學位的工程、農業、律師、財經領域專業人士何其多!以這樣的優厚條件,還怕履歷表不會像雪片般蜂擁而至嗎?
這個理論上兩年一次的徵才活動,通常分成兩天,第一天舉辦兩場說明會,介紹亞銀工作內容及環境,第二天則自從應徵者中篩選合格者面試。你一定會很驚訝,2013年初的這次徵才,我注意到一共有300多位應徵者,但篩選合格有面試資格的,卻只有10。在這之前2009年那一次來台徵才,當時獲得面試機會的人數也只有20多人。
這麼好的工作,為什麼只有300的人應徵?這麼好的工作,為什麼符合面試條件的人這麼少?
亞銀官員很含蓄的表示,亞銀所需要的人才範圍很廣泛,因為台灣是創始會員國,所以也有一定的配額僱用台灣籍的專業人士,但是往往招不滿配額,建議台灣的學生與專業人士能夠多「提升語言能力及加強專業職能」,尤其歡迎具備海外工作經驗或曾任職國際組織人士,積極爭取任職亞銀。實際上,目前任職亞銀的台灣人,一共只有4位。
超過3千名員工中,創始會員國的台灣籍員工,竟然只有4位!
半個世紀以來台灣的發展跟對教育的重視,理論上應該已累積具備國際水平的人才庫,可以跟國際需求接軌,但是這樣的徵才活動像是一面照妖鏡,我們站在國際裁判面前,看到的是台灣因政治因素在國際組織長期缺席,導致台灣人才缺乏參與國際機構的磨練機會,台灣的教育也因為沒有將人才培育的重點放在國際機會(除了少數專門準備應考美國正式RN護士資格的護校除外),缺乏語言能力跟實務經驗,而遠遠的落後其它亞洲國家像是…你以為我要說「新加坡、日本」嗎?你錯了,我要說的是「菲律賓,孟加拉」。
要具備亞銀需要的語言能力與實務經驗,或許需要許多年的時間,但是改變身為台灣人對於菲律賓,或是其他東南亞國家、開發中國家根深蒂固的歧見,卻只要1秒鐘。這就是獨立思考的力量。
很多人都想改變世界,卻不願意改變自己。這是為什麼自從學生時代開始,我就直將印度聖雄甘地說的「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成為你想在世界上看到的改變)」作為我的座右銘。口口聲聲說想要花一輩子的時間改變世界,但是卻不願意花一秒鐘改變自己觀念的,或許是世界上最頑固、最不幸的人。但這一切,都要從能夠獨立生活、經濟獨立開始。生活跟經濟不能獨立的人,無論買什麼車子,去哪裡旅行,住在什麼地方,做什麼工作,都需要其他人的認可,這樣的人無論多麼聰明、能力多麼強,也不可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延伸閱讀:在瑞典,通宵學習和加班是異類
本文出自: 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你滿意現在的生活嗎--062632254.htmlrolexrolex116660rolex水鬼rolex黑水鬼rolex勞力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