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突然出現一則民調新聞,由數位匯流發展協會所作,調查結果指有6成民眾贊成開放黨政軍重新經營媒體。在民進黨即將於520接掌新政府之際,出現這一則新聞,而且出席立委都屬綠營,包括民進黨蔡易餘和時代力量徐永明,實在耐人尋味。
 
台灣媒體亂象,向來為各界詬病,自從網路興起,主流媒體突然被牽著鼻子走,作亂的能力似乎在削減中,而原因多歸因於日趨弱智所致;小奸小惡有之,大錯大惡則少見。
 

但要說擔心台灣媒體太小,因此與其讓中資趁隙進入媒體,不如讓政府重回媒體經營的這種說法,卻是見樹不見林,浪費公共資源,也極可能扭曲媒體生態的正常演變。
 
從報紙發展到今天,主流媒體至少有3百年以上的歷史,但在網路近年瞿然崛起之前,主流媒體,包括電視、電台,幾乎是穩穩守住各自的地盤,也因此,學者對媒體亂象的研究對象,一向都鎖定在所謂的主流媒體身上。
 
但是,主流媒體其實是指商業媒體,雖然後來有公共媒體濟其短,但台灣公共媒體經營問題叢生,不只預算太少,人事結構僵化,缺乏新陳代謝,以致所能發揮作用微乎其微。
 
然而,網路媒體,尤其社群媒體來勢洶洶,不僅搶走傳統媒體的大量廣告收入來源,更重要的是,其影響力已經浸浸然快要凌駕乎主流媒體。
 
為什麼說黨政軍重返媒體的可能作法見樹不見林?因為媒體生態,早已經分別由商業媒體、公共媒體及網路媒體三足鼎立,雖然其中一隻腳可能比較短,但畢竟還是建構一個穩定生態的一環。
 
在此情況下,若還把眼光只專注在商業媒體身上,討論黨政軍是否可以重新回來經營商業媒體,本身就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判斷。因為,一方面,鑒於目前公共電視失敗的例子,大概沒人相信政府的手,會比市場的手更聰明更靈活,甚至不會比較乾淨。
 
而網路媒體大幅成長,成為媒體變革最重要的一環,已經是業界公認的事實,未來只會有更多網路媒體發揮更大影響力,不僅分分秒秒影響商業媒體的新聞走向,甚至可能革它們的命,例如日報之消失幾可論斷。
 
從市場的角度,有網路媒體制衡也好,網路媒體牽著鼻子走也好,商業媒體首先要面對的是市場的力量,他們必須改善體質,和網路媒體做區隔,才有辦法生存下來,否則,弱肉強食,就是市場法則,不值得任何同情。
 
政府該做好的是針對公共媒體進行大破大立的內部改革,並且挹注更多足以和商業媒體競爭的經費資源,如此才能和商業媒體進行良性的競爭,從而促進各自的進步和發展。
 
政府更應該承擔的職責,是提供網路媒體技術及建置的環境投資,讓廣大的網路媒體,有機會成長和創新,進而創造並帶動所有其它產業的興革。
 
如果以一個寬口透明的玻璃收藏罐作為媒體生態的總體,則投入商業媒體和公共媒體等大小不一的石頭,再加上各式各樣的網路媒體,可能比石頭更大,也可能像沙子一樣的每個人都是公民記者,如此填滿玻璃罐裡面所有空間的媒體生態,可能才是最紮實健全的。
 
因此,當有些媒體業界其實希望藉由政府資源挹注讓其起死回生,而發出讓黨政重回媒體的呼籲,但是政府最不該做的就是讓政府資源干涉並扭曲商業媒體的運作邏輯,反而是應該先把自己在促進公共媒體發展的角色扮演好,進而全力推動網路媒體的良好環境。
 
當商業媒體交由市場法則運作,網路媒體透過網路邏輯運行,政府扮演好公共治理的角色,促進穩定而強大的公共媒體,則媒體亂象自然平復,自然井井有序。
 
改革媒體亂象,或者搶救媒體危機,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從大方向著手,進行資源分配,相信台灣媒體自然能夠走出一條新路,甚至會成為台灣各方面發展的最佳吹鼓手。


文章出自: 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媒體問題解方-政府的為與不該為-043130703.htmlLV包包 LV皮夾 LV長夾 LV專櫃 LV旗艦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賴哲民悔餡犁攏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